2020年5期目录:
1
探析艺术中丑的审美价值 王永典;陈素云;Ladan Abouali; 3-4
2
纸艺术中的创意思维与文化表现研究 潘颖; 5-6
3
象征艺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必要性研究 习哲雄; 7-8
4
传统草木染工艺在现代艺术中的有效运用 李子晶; 9-10
5
陶身体剧场——思索身体美学的“哲学家” 何洋洋; 11-12
6
探究现代雕塑中雕塑语言的合理运用 李青松; 13-14
7
观念图形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动态化研究 杨兰; 15-16
8
舞台摄影的特点及审美艺术研究 杨乙鑫; 17-18
9
文物摄影用光刍议 周汭聪; 19-20
10
摄影构图方法拓展研究——关于摄影构图在高职摄影专业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邵冬波; 21-22
11
留守老人社会议题的环境肖像创作初探——以笔者创作的《守望晨昏》为例 向漪弦; 23-24
12
本真性的自学手艺人:朱月香和她的面塑 吴梦涵; 25-26
13
论篆刻入展技巧——以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为例 赵勇军; 27-28
14
论魏良辅在昆曲音乐上的主要成就 李敏; 29-31
15
数字音乐语境下龙州天琴音乐的创新思考 莫军生; 32-33
16
探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 路政; 34-35
17
山西民歌的创作特点探析——以左权民歌开花调为例 杜昱星; 36-37
18
繁简相依,丝竹相和——谈中国传统丝竹乐作品的变奏手法 杨青; 38-39
19
非遗视域下川北大木偶音乐研究 杜心宇; 40-41
20
分析新时期电子音乐的蜕变与发展 姜弦律; 42-43
21
试论钢琴教学中学生左手演奏技巧的培养 祝青; 44-45
22
中国双钢琴作品创作特征——以吕其明《红旗颂》改编的双钢琴作品为例 刘武鹏;许凤; 46-47
23
一对多钢琴教学模式的特点及运用 韩恬; 48-49
24
艺术歌曲与汉语声韵相结合的分析与启示——以赵元任艺术歌曲《听雨》为例 李畅姁; 50-51
25
刍议高校电脑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彭弋的; 52-53
26
打击乐重奏教学初探 吴俊菲; 54-55
27
克服音乐表演中紧张心理的策略 徐佳山; 56-57
28
声乐表演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研究 颜昭洁; 58-59
29
如何做好群众音乐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邢飞; 60-61
30
朝鲜族舞蹈中“顿、抻、伸”元素的运用——以舞蹈作品《丽人》为例 姜洋;杜旺鸿; 62-63
31
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研究——以《雏菊》和《沉沉的厝里情》为例 袁竹; 64-65
32
探析桑巴舞节奏类型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的重要性及对策 张丁方; 66-67
33
探析舞蹈教学中舞蹈美感的培养 赵荐; 68-69
34
虚拟现实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赵艺哲; 70-71
35
传媒技术赋权与人类传播理念的演变 崔卓宇; 72-73
36
从舞台到银幕——音乐剧电影与音乐剧对比分析 段世敏; 74-75
37
从中国水墨绘画语言看张艺谋《影》中的影视表达 涂蕊; 76-77
38
从国产青春励志剧剖析年轻一代价值观——以《亲爱的,热爱的》为例 高琳; 78-79
39
迪士尼动画电影真人化发展前景——以《美女与野兽》《沉睡魔咒》电影为例 李玥潼; 80-81
40
现代默剧留白艺术审美价值的运用 刘开语; 82-83